43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一九零二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改组政党,筹边

第二百三十五章 改组政党,筹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北方不稳这是事实,临时政府也颇为忧虑。为了国家领土主权不被外人借机攫取,临时政府愿意为袁先生分忧。”陈文强把话题转了回来。开始逐条反驳,或者说逐条说出解决办法,“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当年左忠毅公能抬棺入疆,收复祖国领土,今临时政府也将克服困难,效仿之。”

从明代初期翦氏子孙落籍桃源县枫树乡,诞生了“维吾尔族的第二故乡”。到左宗棠抬棺出征,率部收复新疆,湖湘与新疆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而向北方进军,则是临时政府所预定的计划,也一直在准备着。甚至西北军区司令已在内部获得通过,黎元洪主动请缨,要建立左宗棠或刘锦棠那样足以彪炳史册的功绩。

行军路线也已经确定,将沿着古老的商业路线,汉口—狄道州—凉州—兰州—安西州—哈密—乌鲁木齐。这一条商路相对来说比较繁华,人烟较稠密。筹集物资也比较容易。

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困难要比现在大很多,不管是路途遥远,还是资金问题,解决的办法总是有的。

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但从某个角度来看,又是不公平的。△↗,在相同的时间内,办事效率行事侧重思维行动等各不相同,时间站在哪一方还真是不好预料。

第二轮和谈开始前,广州举行了复兴会改组大会,与会达两千余人,选举产生理事九人,宋复华当选为总理事,陈文强与黄兴缺席,但依然当选。

这次改组影响深远。当时选出的干部更是一时之选,这些人学有专长,熟悉欧美和日本的政治学术,不仅当时是佼佼者,而且在后来几十年复杂多变的中国政局中也都发挥了重要影响。

宋复华确实是政党政治的天才,他有能力有威望有手腕,把这些精英粘合在一起,他具备这样的凝聚力和个人魅力。

此次主持复兴会改组,宋复华于历史上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后来复兴党在国会选举中大胜利就是宋复华成功的证明。

提起新疆,就不能不说到“新疆王”杨增新,他在新疆人的心目中,毁誉参半。历史上,在清末民初这样十分动荡的年代,云南人杨增新竟统治新疆长达十多年之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杨增新字鼎臣子周。号荩臣,云南蒙自人,清光绪十五年进士,被选用甘肃中卫县知县。在甘肃任职近二十年。因施政有方而声誉大增,地方百姓曾立德政碑建生祠以颂其德。

清光绪三十三年,杨增新调任新疆陆军学堂总办,次年经新疆布政使向该省巡抚袁大化保荐,陛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升任新疆阿克苏道尹。在新疆任职初期。杨增新便显示出善于谋划机警过人敢作敢为的才干。

正如历史上宋教仁改组国民党一样,作为革命原动力的复兴会,经过改组后,挟革命的风雷,声势浩大,人数众多,已隐然执政坛之牛耳。革命后如春笋般冒出的大小党派,什么统一党,共和党,民主党等等,根本难以望其项背。

这意味着国会多数已无问题,无论是临时大总统,还是正式大总统,要想得到法理上的承认,就绕不开国会。而官员的任命也不会有太大变化。更重要的是临时政府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将保持连续性,设计好的建设步骤也将按计划实施。

和谈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陈文强愈发显得精神焕发。

按照商议,袁系一方提出了各种面临的困难,力争定都北京。

陈文强起初并没有强辩,先是避重就轻,岔开话题。等到他基本探悉了袁方各人的想法,才开始了反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