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一九零二 > 第二百四十二章 攫取海军,西南形势之变

第二百四十二章 攫取海军,西南形势之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论经营,无人能超过你,只是”李准欲言又止,轻轻摇了摇头。

“你没看到船坞里的情形。”陈文强的手指换了方向,说道:“两艘正改装的机动帆船,两艘正在制造的鱼雷快艇。一是卖给马上要开张的泰和渔业公司,一是留给广东水师。保护海疆。”

以民用赢利补贴军用,陈文强的思路很明确。南海渔业资源丰富,但传统的捕捞技术。落后的捕捞船只和器具大大制约了渔业的发展,也限制了陈文强敛财的数量。所以,他建议并提倡成立渔业公司,制造并改造机动帆船,使渔业向近现代化发展。

“鱼雷艇?”李准咧了咧嘴,苦笑道:“陈大人哪,你是不熟悉海军,要护卫海疆,非得是巨舰大炮不可。鱼雷艇。太小了,难以承担重任啊”

“我确实不熟悉海军。但李兄也不要用老眼光看事看物。”陈文强笑得颇为得意,说道:“李兄先挑好精干水兵。待鱼雷艇造好,便驾船训练。嗯,李兄要多看报,多了解科技的最新发展啊”

广东水师在全盛之时拥有小型舰艇几十艘计11万余吨,大小船只三十七艘,但缺点也显而易见,艇小量多杂乱不堪,战斗力不高。

而自从广甲广乙广丙这三艘广东水师最大的军舰在甲午战争中被击沉之后,广东水师就再也没有添置过同等或者比这三舰还大的军舰。对于水师提督李准来说,这或许是最大的缺憾了。

“难道朝廷一日不确定海军合并的章程,你便拖延一日添船之计划?”李准但此番见面的融洽,再度提起了为广东水师添置新舰的事情。而他所说的海军合并,确实也是陈文强敷衍拖延的原因之一。

一九零五年,南洋大臣周馥北洋大臣袁世凯联合提出合并海军的建议;一九零六年,练兵处提调姚锡光提出根据战略任务分工,将全国海军舰艇编成巡洋巡江两支舰队的构想;一九零七年,在陆军部内设立海军处,下设机要船政运筹三司,最高长官为正使未任命,副使谭学衡……

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布置下,海军的重新改组几乎已成定局。而在无法确定如何改组前,陈文强当然不想刚刚添置新舰,便会被调走。

1866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鱼雷。该鱼雷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鱼雷的艇行深度。当时鱼雷的艇速仅十一公里小时,射程180─640米,尚无控制鱼雷艇向的装置。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鱼雷”。

1899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制图员路德格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制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方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随后,美国人ew布里斯发明发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第一条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使鱼雷的航速提高至约六十五公里小时,航程达两千七百多米。

“李兄,你看”陈文强伸手指了指船厂外面盖起的房屋,说道:“福建船政局因经营管理不善而关闭,那些工人大半被我聘请,有这么些熟练工人的加入,黄埔船局的发展前景很光明啊”

福建船政局于1866年破土动工,从一片荒野,到建成占地六百亩设备齐全规模宏大,在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马尾船厂,见证了洋务运动的兴衰。

在三十多年里。马尾船厂共造出了四十艘舰船,占当时国内总量70,组建了第一支海军舰队福建海军。并为北洋南洋两支水师配备了大量舰船和将领。其间,清王朝的三支水师分别经历了中法马江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败给教自己造船建军的法国老师尚可理解,但败给同样刚刚起步的日本海军,则让国人无地自容。1907年,清政府饬令惨淡经营的船政局停止造船。

资金不继,管理落后,原材料多由国外进口,造船成本太高……船政局关闭的原因很多,但毕竟制造出广甲广乙广丙等巡洋舰。制造出蒸汽机,技术力量还是很强的。

现在,这些熟练工人和技师被陈文强招揽到黄埔船局,使黄埔船局的技术实力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