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四十章 走与留

第四十章 走与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夏家底厚,像承节这般迅捷如火,胜负立分的打法,朝廷输得起。

而且这会是开国初期,名臣良将较多,经验十分丰富,中下级军官的战场阅读能力、主观能动性很高,其实还是很匹配他这种战术的。

如果是承平百年之后,那又另当别论了。

天德军在会盟结束后,就直接返回中原了。

邵树德特地检查了一下,确保每个人都内穿羊毛衣,外有羊裘大衣,再戴上皮帽,脸上涂满猪膏,防寒措施做到位。

******

各部兵马其实已经撤走一批了。

安东府兵走得最早,八月就回家了。

沉、瑕、仙三州的府兵于九月镇压完渤海人的叛乱后,也回家了。

九月底、十月初,邵承节领威胜军在南海府、龙原府、鸭绿府连续镇压叛乱,一番血腥的杀戮过后,乱平,威胜军又遣一部南下乐州,威慑蠢蠢欲动的高丽人。

十八日当天,佑国军也走了。邵树德将新得的六千女真丁壮编入该部,又挑选了一些渤海降兵中的精壮,令其扩编成了两万人,返回北平府。

十月份固然下雪了,但以这些年的经验,还不至于太大,道路勉强能行,就是要做好防寒措施。如果像李世民那次从辽东撤退,没有丝毫准备的话,一旦被大雪打湿衣服,冻死的就不是一个两个。

其他各部陆续撤走,但铁林军、银鞍直还不能走,因为上京地区又爆发叛乱了,符存审带了数千人,冒雪出征,直到十月底才返回。

渤海人已经有了粗浅的族群意识,治安战估计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更何况邵树德还想对各靺鞨部落下手,编户齐民,势必又将引发动乱,短时间内辽东道很难稳定下来。

说真的,即便对这个儿子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但仔细想想,优点还是不少的。

至少他打仗十分勇勐,很对武夫们的胃口,也熟悉军中事务。

从需要消耗多少物资、路途中会损耗多少、如何分发之类的后勤琐事,到鼓舞军队士气,发现敌人弱点,制定战术计划等等,都很精通。

即便称不上名将,也是一员良将,打仗干脆利落,喜速战速决,至今胜多负少——如果他用兵再沉稳一些,胜率还能提高,但战争进度可能会被拖慢。

这就是他的性格,性格决定了这样的打法,邵树德也认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