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七十二章 康福

第七十二章 康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战损、退伍都会造成缺额,但迟迟不补充,朝廷打的什么主意,尽人皆知。不过这确实也是一种比较柔和的裁军方式,比成建制遣散所造成的震动,可要轻多了。

「天下尚未太平,就不需要养这么多兵了么?」拓跋彝昌叹道。

牧草,田舍夫们基本已经习惯了这种耕作模式,社会风貌已经大不一样。

康福身上的冬衣就是毛布制成的。原因无他,便宜。而在此之前,老百姓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御寒衣物的。这两匹毛布拿回去,可以制几身衣服了,算得上是厚赏。

「走吧。」等到芜菁清洗完毕装车,拓跋彝昌挥了挥手,与车马一起上路。

他假期已毕,正好一起回宫中上值。这几车芜菁,也是宫中采买,顺路就押送过去了--作为护院,康福自然也要跟着了。

「你约的都是哪些人?」路上闲着无事,拓跋彝昌便问道。

拓跋彝昌心里更不舒服了。

不过到底在燕北和宫中都历练过,他很快压住了心中的些许不满,找来一仆人,低声耳语几句。不一会儿,仆人捧来了两匹毛布,拓跋彝昌让其交给康福。

「也是相识一场。」拓跋彝昌说道:「明年三四月间才走,是吧?那在我家也干快两年了。这两匹毛布,拿着吧,便是赠礼了。」

康福一愣,伸手接过,道了声谢。

毛布

「两位禁军老卒,年岁大了,退了下来,都是义从军的。」康福答道。

「你怎会认识他们?」拓跋彝昌怀疑地看了他一眼。

「都是河东俘兵,运气好被拣选了出来,作为补充兵进了禁军。」康福答道:「进去时本身就年岁不小了,厮混了几年,便退下来了。还没来得及置办家产,现在想想,干脆也不置办了,采买些东西,到安东府安家算了。」

「义从军……」拓跋彝昌沉吟了一下,道:「打完魏博,义从军便回到河南府休整,听闻迟迟未补充战损,这有点意思。」

「不会补充了。」康福说道:「或者即便补充,也是走的人多,进的人少。朝廷就是在通过这种手段削减义从军员额呢。」

这东西,固然没有绢帛值钱,但最近一年其价值与日俱增,好点的毛布已达到二百钱一匹,比某些廉价杂绢便宜不了多少。而且,看眼下这趋势,单匹毛布的价格,还能再涨个一二十钱左右,因为人们对这种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需求量越来越大。

都是圣人带起的风潮!

最初就他和他女人穿戴,后来亲兵开始发,接着是大头兵。那会的毛衣,虽然保暖,但穿着刺人,并不怎么受人喜爱。圣人赏下,大伙接着便是,穿不穿再说。不过到了去年,毛布的质量有了进步,变得更加软和了,产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冬春官服,也开始配发毛衣,一下子提升了毛布的地位,单匹价格直涨三十余钱。

当然,给毛布价格托底的,是其可以用来抵税。这使得老百姓放心大胆地养羊取毛,不再担心其毫无用处。

如今的河南府,宅园内盖房种桑,田里种小麦、豆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