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四十七章 舰队外交

第四十七章 舰队外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军使赵宗诲带了数十艘战舰东行,就临时征发了不少民船,装载物资、器械和食水,耀武扬威。

大夏朝的国力,确实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至少海上力量是这样没错。

海面上波光粼粼,微有波澜。

一艘又一艘的船只下锚停在港湾内。

王华都从来没想到,一个商港内的船只,能排成军港那般密密麻麻,那般气势雄浑。

变化太大了啊!

搁三十年前,绝对没人能想到有朝一日,大夏朝能找出如此之多的船只。

在他目力所及之处,一船船的货物南来北往,奔流不息。

这里流淌着金钱,粉饰着太平,腐蚀着意志,直到永久。

这就是大势,难以扭转,其实也挺好。

******

几乎在邵树德抵达汴州的同一天,登州赤山浦码头内外,忙碌异常。

古来征战,跨海征伐时,往往临时伐木,建造船只。但这种船只所用船材未经数年时间阴干,匆忙建造的过程中质量瑕疵也很大,故寿命很短,安全性很低。

国朝就不一样了。

这些船不是短时间内催生出来的,而是在长达三十年的过程中,一点点扩大的。

每一艘船只的船材都精挑细选过,建造时由船东监督,甚至共同参与制造,质量是没有问题的,体现了此时最高等的造船水平。

是的,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民船。但民船也是可以征用的,转运物资、兵员,成为征战的助力。

西北风已近尾声,南下的船只要抓紧了,码头力工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的货物装上船,昼夜不止。

王华都站在灯塔上,俯瞰海面。

他刚从清海军调来平海军,担任副使。

军使朱亮是陛下起家时的西城老人,已经病逝。新罗裔赵宗诲接替军使之职,但他垂垂老矣,干不了几年了。

平海军最荣耀的那把宝座,早晚是他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